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人员知识

时间:2023-03-01 14:17:26 公卫执业医师 我要投稿
  • 相关推荐

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人员必备知识

 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是指从事与公共卫生相关工作的单位。为了方便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人员更好的掌握公共卫生知识。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公共卫生知识。欢迎阅读。

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人员必备知识

  公共卫生管理

  (一)高频考点总结

科目

高频考点

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政策

母婴保健法;职业病防治法;国境卫生检疫法;红十字会法;献血法;执业医师法;护士管理办法;食品卫生法;药品管理法;传染病防治法;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;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

医疗卫生常识及公共卫生管理

传染病相关知识、流行性感冒、麻疹、水痘等传播途径、临床表现、治疗措施等

  (二)重要考点介绍

  考点一: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

  第一条 为了有效预防、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,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,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,制定本条例。

 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(以下简称突发事件),是指突然发生,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、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、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。

  第三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,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,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,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,负责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、统一指挥。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,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。

  第四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,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,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总指挥,负责领导、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,具体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、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,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。

  第五条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,应当遵循预防为主、常备不懈的方针,贯彻统一领导、分级负责、反应及时、措施果断、依靠科学、加强合作的原则。

  第六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科学研究,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、传染源隔离、医疗救护、现场处置、监督检查、监测检验、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、设备、设施、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,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。国家对边远贫困地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给予财政支持。

  第七条 国家鼓励、支持开展突发事件监测、预警、反应处理有关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。

  第八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,应当建立严格的`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,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,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。

  第九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,应当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疗卫生人员,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;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人员,给予表彰和奖励;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、致残、死亡的人员,按照国家有关规定,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。

  考点二:传染病的治疗措施

  1.治疗原则

  (一)治疗与预防相结合

  一经确诊就应早期彻底治疗,有利于防止转为慢性,有助于消灭病原体控制传染病的流行。治疗本身也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预防措施之一。在治疗患者的同时,必须做好隔离、消毒、疫情报告、接触者的检疫与流行病学的`调查。

  (二)病原治疗与支持、对症治疗相结合

  消灭病原体、中和毒素是最根本的有效治疗措施。支持与对症治疗是增强病原治疗提高治愈率,促使病人早日恢复的重要措施,亦是实施病原治疗的基础。两者不可偏废其一。

  (三)中西医治疗相结合

  祖国医学几千年来对传染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近几十年来可谓日新月异发展,两者结合必然起着互为补充,促进疗效,甚至可能对某些单用西药不能解决的疾病,中药可表现出治疗结果。

  2.治疗方法

  一般治疗:是指非针对病原而对机体具有支持与保获的治疗。

  (一)隔离

  根据传染病传染性的强弱,传播途径的不同和传染期的长短,收住相应隔离病室。隔离分为严密隔离、呼吸道隔离,消化道隔离,接触与昆虫隔离等。隔离的同时要好消毒工作。

  (二)护理

  病室保持安静清洁,空气流通新鲜,使病人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。良好的基础与临床护理,可谓治疗的基础。对休克、出血、昏迷、抽风、窒息、呼吸衰竭、循环障碍等专项特殊护理,对降低病死率,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。

  (三)饮食

  保证一定热量的供应,根据不同的病情给予流质、半流质软食等,并补充各种维生素。对进食困难的病人需喂食,鼻饲或静脉补给必要的营养品。

  病原与免疫治疗

  (一)抗生素疗法

  病原疗法中抗生素的应用最为广泛。选用抗生素的原则是:

  ①严格掌握适应症。先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。

  ②病毒感染性疾病抗生素无效不宜选用。

  ③用抗生素前需要作病原培养,并按药敏试验选药。

  ④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未明热患者,不宜继续使用抗生素,因抗生素的`使用发生菌失调或严重副作用者,应停用或改用其它合适的抗生素。

  ⑤对疑似细菌感染又无培养结果的危急病人,或免疫力低下的传染病患者可试用抗生素。

  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必须目的性明确。

  (二)免疫疗法

  ①抗毒素用于治疗白喉、破伤风、肉毒杆菌中毒等外毒素引起的疾病。

  ②免疫调节剂,用于临床的有左旋咪唑,胎盘肽,白细胞介素-α等。

  (三)抗病毒疗法

  ①金钢烷胺、金钢烷乙胺可改变膜表面电荷阻止病毒进入细胞,用于甲型流感的预防。

  ②碘苷(疱疹净)、阿糖腺苷、病毒唑等用于疱疹性脑炎、乙脑炎、乙型肝炎、流行性出血热等治疗,此类药可阻止病毒基因的复制。

  ③干扰素、骤肌胞等药用于乙型肝炎,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的治疗,此类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基因起作用。

  (四)化学疗法

  常有磺胺药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,氯化喹啉、伯氨喹啉治疗疟疾,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和肺吸虫病,灭滴灵治疗阿米巴病,海群生治疗丝虫病。喹诺酮类药物如吡哌酸、甲氟哌酸、丙氟哌酸、氟嗪酸、氟啶酸等对沙门氏菌,各种革氏阴性菌、厌氧菌、支原体、衣原体有较强的杀菌作用。

  对症与支持治疗

  (一)降温

  (二)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

  (三)镇静止惊

  (四)心功能不全——应给予强心药、改善血循环、纠正与解除引起心功能不全的诸因素。

  (五)微循环障碍——补充血容量、纠正酸中毒调整血管舒缩功能。

  (六)呼吸衰竭——保持呼吸道通畅,吸氧,呼吸兴奋药,人工呼吸器。

  中医中药治疗

  传染病在祖国医学属温病范畴。卫、气、营、血分别代表传染病的病期,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。依次来用解表宣肺、清气泻下、清营开窍及滋阴化淤的治则施以治疗。常用的`方剂有银翘散、桑菊饮、白虎汤、至宝丹、安宫牛黄丸、紫雪等。许多中草药具有抗菌,抗毒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。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,病毒性肝炎,流行性出血热,晚期血吸虫病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针灸疗法在传染病的治疗中应用范围广泛,对退热,止惊,止痛,肢体瘫痪及其它后遗症的治疗,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。

  考点三:传染病的防疫措施

  是指疫情出现后,采取的防止扩散、尽快平息的措施。

  1.对病人的措施:关键在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报告、早隔离

  (一)早发现、早诊断

  健全初级保健工作,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感,普及群众的卫生常识是早期发现病人的关键。诊断可包括三个方面:临床、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资料。临床上发现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及体征可早期诊断,如麻疹的科氏斑、白喉的伪膜等。但有时应有实验室诊断,方才较为客观、正确,如伪膜涂片查出白喉杆菌。在传染病诊断中,流行病学资历料往往有助于早期诊断,如病人接触史、既往病史和预防接种史等。此外,年龄、职业和季节特征往往对早期诊断也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
  (二)传染病报告

  疫情报告是疫情管理的基础,也是国家的法定制度。因此,迅速、全面、准确地做好传染病报告是每个临床医师的重要的法定职责。

  (三)早隔离

  将病人隔离是防止扩散的有效方法。隔离期限依各种传染病的最长传染期,并参考检查结果而定。隔离要求因病种而异。

  2.对接触者的措施

  接触者是指曾接触传染源或可能受到传染并处于潜伏期的人。对接触者进行下列措施可以防止其发病而成为传染源。

  3.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

  有经济价值的动物如家畜若患有烈性传染病时,可以由兽医部门进行隔离、治疗。对家畜的输出应建立必要检疫制度,防止瘟疫蔓延。疫区的家畜、畜产品或动物原料必须经过检疫才准允外运。对绝大部分染病的野生动物而无经济价值时,采取杀灭措施,如鼠类可以杀灭。有些传染病的'动物尸体应焚烧、深埋,如患炭疽的动物尸体。

  4.对疫源地污染环境的措施

  疫源地环境污染因传染传播途径不同而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。地段医师或基层单位的医务人员尤应注意。肠道传染病由于粪便污染环境,故措施的重点在污染物品及环境的消毒。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通过空气污染环境,其重点在于空气消毒、个人防护(戴口罩)、通风。虫媒传染病措施重点在杀虫。经水传播传染病的措施重点在改善饮水卫生及个人防护。

  考点四:传染病流行特征

  1.强度特征

  传染病流行过程中可呈散发、暴发、流行及大流行。

  2.地区特征

 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只限于一定地区和范围内发生,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只限于一定地区内发生,此等传染病因有其地区特征,均称地方性传染病。

  3.季节特征

  是指传染病的发病率随季节的'变化而升降,不同的传染病大致上有不同的季节性。季节性的发病率升高。与温度、湿度、传播媒介因素、人群流动有关。

  4.职业特征

  某些传染病与所从事职业有关,如炭疽、布鲁氏菌病等。

  5.年龄特征

  如某些传染病,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,儿童发生率高。

  考点五:传染病流行强度分类

  1.散发

  某病在一定地区或国家其发病率维持在历年水平。一般多用于区、县以上的范围。各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常无联系。

  2.流行

  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的'水平。

  3.大流行

  某病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时的发病率水平。它的特点是传播迅速,大流行可超越国界而波及许多国家。


【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人员知识】相关文章:

销售人员的基本礼仪知识11-12

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08-10

项目监理人员知识介绍05-15

酒店人员必备的西餐礼仪知识08-13

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03-25

最新事业单位文秘类知识模拟试卷08-29

2017公共卫生硕士《社会医学》知识点归纳08-06

事业单位招考基础知识:如何拟写公文的标题?05-16

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备考题08-26